-
刑事訴訟程序中,對被羈押公民,為何37天被稱為“黃金救援期”?
刑事律師,就是和他們站在一起,保護他們合法權益的守護人。
了解詳情+
-
P2P驚天暴雷聲中,警方要求前臺,保潔等退還工資行為之法理分析
我國刑事訴訟法明確規定,未經人民法院依法判決,對任何人都不得確定有罪。即,只有經過法院依法審理,依法做出被告人有罪的判決之后,被告人犯罪行為非法所得財產才能認定為贓款。
了解詳情+
-
南醫大女生被殺案告破。20年追訴時效限定下,兇手能逃脫制裁嗎?
然而,殺人償命,天經地義。刑法的制定,在價值取向上,與我們生活中最樸素的常識和最樸素的法情感,是完全一致的。
了解詳情+
-
大數據的江湖再發“刪庫跑路”事件,涉事程序員或將面臨的刑責?
但在主觀方面,要求行為人存在故意的心態,如果是過失,則不構成本罪。
了解詳情+
-
刑法上是如何認定黑社會性質組織及其成員的?
根據2011年2月25日《刑法修正案(八)》的修訂內容,“黑社會性質的組織”應當同時具備“組織特征”“經濟特征”“行為特征”和“危害性特征”四個特征。
了解詳情+
-
對“套路貸”實施者定罪量刑的相關規定整理(最新)
實務中,“套路貸”可能涉及的罪名包括:詐騙罪、敲詐勒索罪、非法拘禁罪、搶劫罪、尋釁滋事罪、虛假訴訟罪等等。
了解詳情+